身邊的很多朋友都被房屋裝修折磨過,甚至有過一次裝修經歷,恨不得今后再也不裝修了。裝修讓人們對居住環境改善懷有美好期待,本該是件高興的事,之所以會有這么多糟心經歷,和整個家裝行業不規范不無關系。人們對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不斷提升,剛需、改善性購房需求仍有提升空間,因此家裝行業也面臨較多發展機遇。而家裝市場的繁榮和發展,需要以市場的規范為基礎。
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李女士最近被舊房翻新裝修弄得焦頭爛額,她通過互聯網聯系了裝修隊,談好了價格。可一邊干,一邊多出來一些新的小零活兒,比如粉刷房頂時,本不需要動石膏線,但發現石膏線有一兩處小破損需要修補,墻壁還有掉墻皮的情況,為了不影響鋪壁紙需要進行局部的小修小補,師傅順手就幫忙處理了。可等到結賬的時候,這些新加出來的小零活兒裝修師傅要求加錢,且加出來的費用甚至比之前商定的總價超出了三分之一。活兒也干了,師傅也確實付出了辛苦,加點費用也合理,可是加出這么多,著實讓李女士有些意外和惱火。經過一番拉鋸,李女士只有無奈地接受裝修隊的方案,多付了不少錢。
安裝木地板時遇到的情況類似,本來談妥了價格,師傅到現場說由于墻不太直,需要加錢打膠,地板與墻之間還需要加裝彈片。工期僅有1天,李女士只能以較高價格購買安裝師傅的彈片,且安裝費用也得額外付。裝修的確容易“活兒越干越多”,但加出來的活兒如果事先沒確定,價格沒談好,就會給裝修隊增加項目或漫天要價的空間。
其實,因為裝修增加項目,進而增加費用導致雙方產生分歧是裝修最常見的糾紛之一。一些裝修公司利用顧客不能事先預知所有可能產生的工作,先以較低的價格吸引客戶,對于一些雙方沒確定好的項目或材料在現場加進去,以此獲得更多報酬。此外,裝修延期、業主對裝修質量不滿意等也是十分常見的糾紛,嚴重的還會走訴訟程序。
過去找裝修隊都是在建材市場門口,師傅用小板子寫上可以提供的服務內容。如今互聯網發達了,大家可以去一些二手物品交易平臺、生活服務信息平臺,通過裝修公司留下的聯系方式找到他們,形成的服務交易往往僅是口頭約定,對于雙方都缺乏約束。如果是整屋裝修,由于裝修涉及的工種很多,包括油工、木工、水電、壁紙、地板等,人們會選擇找裝修工長或裝修公司整體承包下來,從設計到材料的選購和施工,即“交鑰匙工程”,一價全包,省事省心。這種整體裝修工程,消費者是和一位工長或裝修公司打交道,提前簽訂合同,更規范,有助于保護雙方權益。可即便如此,裝修糾紛仍是層出不窮,裝修市場亟待進一步規范。
如今整裝服務越來越多,有助于為消費者提供更規范的家裝服務。或許正是看好家裝市場的前景,一些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、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揮房屋售賣能夠接觸更多客戶的優勢,將家裝行業作為新的業務線,如貝殼推出的名為“被窩整裝”的新業務線,龍湖集團的“塘鵝美裝修”將重點放在裝配式裝修服務的提供上。
專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同樣有助于家裝服務的規范。專業的家裝維修服務平臺便利了買賣對接,消費者將裝修、維修等需求發布在平臺上,由多個裝修隊報價,消費者通過了解裝修公司提供服務的次數、其他接受過服務的消費者評價以及報出的價格,經過比較后選定一家,收付款都在平臺上完成。對于裝修隊而言,消費者最終是否給出好評對其形成約束,如果差評太多,勢必影響日后接活兒,專業平臺的模式客觀上有助于服務品質提升。對于消費者而言,在平臺上進行交易,資金更安全,權益更有保障。
家裝服務的規范發展十分必要。規范的家裝服務有助于促進住房消費,拉動內需。家裝服務糾紛頻出,應該得到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,消費者權益應該得到更好保護。有必要通過出臺指導意見等方式引導行業規范發展,對于從業人員也應加大培訓力度和約束力度,引導其提升服務水平,增強職業道德。( 作者:亢舒)
(責任編輯:蘇蘭)